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内驱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兴趣激发、情境创设、目标引导、评价优化四个维度,探索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内驱力的有效策略。通过行动研究法,验证了差异化任务设计、游戏化教学、成长型评价等方法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积极作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内驱力;动机激发;教学策略;自主学习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小学生存在数学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约42%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笔者对本校三年级12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35%的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选择直接放弃。这种被动学习状态严重影响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概念界定

学习内驱力是指由个体内在需求产生的、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具有三个典型特征:

1. 主动性:不需要外部监督的自觉行为

2. 持久性:能够维持长期的学习投入

3. 愉悦性: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体验

(三)研究意义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内驱力具有双重价值:从短期看能提升课堂效率,从长期看有助于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索适合小学阶段的、可复制的内驱力培养策略。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一)自我决定理论

Deci和Ryan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指出,内驱力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基本心理需求:

1. 自主需求: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控制感

2. 胜任需求:完成任务的能力感

3. 归属需求:与教师、同伴的情感联结

(二)ARCS动机模型

Keller的ARCS模型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四个维度的指导:

1. 注意(Attention):通过新颖性引发兴趣

2. 相关性(Relevance):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3. 信心(Confidence):设置适当难度的任务

4. 满足感(Satisfaction):提供有意义的反馈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可操作的课堂策略;国外研究如Dweck(2006)的成长型思维理论,强调通过过程性评价培养学习韧性。本研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填补了这一空白。

三、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本校3-5年级36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喜欢上数学课占 58% ;能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占46% ;遇到难题会主动思考 占39% ;认为数学与生活相关占 52% 。

主要问题表现为:

1. 外部动机主导(家长要求、考试压力)

2. 学习方式被动(依赖教师讲解)

3. 缺乏成功体验(尤其后进生)

四、激发内驱力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满足自主需求

1. 游戏化教学**设计: 例如: "数学超市":模拟购物场景练习四则运算;"图形侦探":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认识多边形……实践证明,游戏化教学使课堂参与度提升40%。

2. 生活化问题解决:例如:测量教室面积计算地砖用量;统计家庭月度水电费制作条形图 ……  89%的学生表示这类任务"更有意思"。

(二)分层任务设计,提升胜任感受

1. 弹性作业制度:

基础题(必做):课本练习题; 提高题(选做):变式应用题; 挑战题(自愿):开放探究题 ……实施后,作业完成率从72%提升至93%。

2. 错题资源化利用:

建立班级"错题银行"; 学生自主选择"存储"或"支取"错题……典型错误率降低28%。

(三)优化评价方式,强化内在动机

1. 成长型评价体系:

采用"雷达图"多维度评估;重点关注进步幅度而非绝对分数。

2. 可视化激励措施:

"数学攀登墙"记录个人最佳; "解题思路奖"鼓励创新方法…… 后进生主动提问次数增加3倍。

(四)构建学习共同体,满足归属需求

1. 合作学习模式:

异质分组(4人/组);角色轮换(记录员、发言人等);小组间开展"数学辩论赛"……

2. 师生互动策略:

每日"3分钟自由提问时间";建立"数学问题信箱;师生关系满意度达91%……

五、实践效果评估

通过一学期的行动研究,实验班(n=45)与对照班(n=45)对比数据:

| 指标 | 实验班 | 对照班 | 提升幅度 |

|------|--------|--------|----------|

| 课堂参与度 | 89% | 63% | +26% |

| 作业创新解法 | 32次 | 11次 | +191% |

| 数学焦虑指数 | 18% | 39% | -21% |

| 期末测评成绩 | 86.5 | 79.2 | +7.3分 |

质性研究结果显示:92%的学生表示"更愿意主动思考数学问题";85%的家长反馈"孩子在家讨论数学的次数增加"。

六、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一是内驱力培养需要系统化的教学设计;二是游戏化与生活化是最有效的切入点;三是过程性评价对维持动机具有持续作用。

(二)教学建议

1. 给教师的建议:

一是每周设计至少1个探究性活动; 二是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跟踪档案;三是减少比较性评价,增加描述性反馈……

2. 给学校的建议:

一是开展专题教研活动;二是开发校本数学游戏资源库;三是建立跨年级数学兴趣社团。

(三)研究展望

未来可进一步探索:

一是数字化工具对内驱力的影响;二是不同学段策略的差异性;三是家校协同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Deci E L, Ryan R 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 Springer,1985.

[3] Dweck C S.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M]. Random House,2006.

[4] 刘儒德. 学习心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5] Keller J M.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ARCS Model of Instructional Design[J].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1987(3).

 山东省东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芳霞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