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全科心·海岛情”暑期社会实践团携手温州市洞头区人民医院,成功开展了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活动。该活动积极响应教育部"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号召,聚焦于搭建医学生从校园理论学习迈向临床实践的桥梁,助力其职业素养培养与实践能力提升,为未来医疗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麻醉科:揭秘手术背后的“无痛守护”
麻醉科见习期间,带教老师胡医生以实际手术为案例,向卢岩澈同学全方位展示麻醉操作全流程。结合手术进程,老师系统讲解麻醉实施的一般步骤和基本用药(如丙泊酚、芬太尼等),并重点阐释麻醉三要素——镇静、镇痛、肌松。这些要素作为全身麻醉的关键,保障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且生理机能稳定。在胡医生的详细教导下,卢岩澈同学深刻认识到麻醉医生作为手术团队"无痛守护者"的核心价值。
图为麻醉科胡医生与早临床队员的合照。
口腔科:实践出真知,技能提升进行时
在口腔科的见习环节中,带教老师向陈豪、黄子乐等六位同学演示"高速手机"和探针的使用方法,这些器械在口腔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随后,队员们在带教老师指导下亲手操作器械,通过实践深化对临床技能的理解。在病历讨论环节中,老师针对同学们的专业困惑进行解答,并分享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这些来自一线的实战经验,不仅拓宽专业视野,更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让队员们受益匪浅。
图为口腔科带教医生讲解“高速手机”的使用方式。
中医科: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的结合
中医科的见习同样也是此次“早临床”活动的一大亮点。带教医生为实践队员蔡希雯、盛蕾蓓、张隽泽深入讲解了中医知识,涵盖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在诊疗室内,医生带领队员们参观并详细介绍了多种中医康复与调理器械。这些器械在中医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通过这次见习,实践队员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亲身体验了中医器械的实际应用。
图为中医诊疗室内医生为队员体验体外冲击波治疗仪。
急诊科:急救技能与人文关怀的双重修炼
急诊科杨建芬老师带着谢新雨同学系统了解医院急诊流程与资源配置。结合真实抢救案例,杨老师详细讲解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技术要点,规范演示除颤仪、呼吸机等器械操作。在创伤室观摩环节中,谢新雨同学从敷料更换的规范操作中领悟细节管理对伤口愈合的关键作用,同时认识到急救工作既需要精湛的技术,更离不开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图为医生为队员讲解,队员认真做笔记。
本次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全科心·海岛情”暑期社会实践团的“早临床”活动,为实践队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平台,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更增强了他们的职业素养,让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逐步成长为未来医疗行业中的骨干力量。未来本实践团将秉持“仁心济世、博学致用”的精神,持续深化“早临床”教学模式,为医学教育改革贡献力量,培养更多兼具扎实专业技能与人文关怀的优秀医学人才。
(供稿:张隽泽,陈豪,卢岩澈,谢新雨,夏阳光,冯宇翔,韩旭,陆嘉旖,朱优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