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习语润彝寨,星火耀山乡”宣讲团走进凉山州西昌建昌古城。巍峨城墙下,建昌漆器、彝族漆器与查尔瓦、刺绣等技艺,共同编织成立体文化史书,传递着东方智慧与审美。
建昌漆器始于唐宋,作为丝路咽喉,中原漆艺与本地资源交融,经元明清淬炼形成独特体系。与之辉映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更具民族神韵,以黑、红、黄为主调——黑象征土地,红代表火焰,黄寓意阳光,三色交织尽显对自然的敬畏。匠人善用“罩明”“彰髹”技法,使漆面如玛瑙通透,器物兼具实用与礼仪功能。
查尔瓦与刺绣同样闪耀,羊毛手工编织的查尔瓦形如披风,防雨耐磨,是山间劳作的“移动帐篷”。刺绣以七彩丝线在麻布上绣出日月星辰,针脚间藏着生活哲思。
建昌漆器以“堆漆塑魂”见长,立体纹样层次分明,经数十上百道髹漆打磨,终成温润漆面,印证“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艰辛。彝族漆器注重“漆色对话”,木胎上反复髹涂,矿物颜料勾勒的图腾神秘庄重。查尔瓦经选毛、弹纺、染色多道工序,粗犷纹理透着高原风雪印记。刺绣“以针代笔”,几何纹样与自然元素交织,尽显灵韵。
这些技艺早已超越实用。建昌漆器是技艺史诗,彝族漆器是民族精神物化,查尔瓦是生存智慧载体,刺绣是文化密码。四者如大漆般坚韧,彰显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让我们以教育为舟,载着这份瑰宝驶向未来,让古城漆彩与彝乡织绣在少年掌心流转,映照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璀璨光芒。(作者:王世灵、刘睿、李燕超)
漆器
查尔瓦
漆器2
漆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