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27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联合遴选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语润边疆、兴梦乌什”淮北师范大学“和音筑梦”推普志愿服务团深入新疆阿克苏乌什县英苏盖特力克村,开展了一系列语言推广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这支由文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建的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聚焦边疆少数民族乡村基层,将语言推广、文化润疆与红色教育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推普课堂: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共融
在村部的教室里,实践队员发挥师范专业所长,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展“说文解字”普通话教学及“典耀中华”主题读书活动。从基础的发音纠正、汉字认读,到经典诗词朗诵、红色故事讲述,队员们运用多样化且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为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团队组织“青少年诗词诵读”比赛,选取《关山月》《我爱这土地》等经典作品,引导孩子们在诵读中体会汉语的韵律之美与文化内涵。
推普课堂将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承紧密融合。通过讲述汉字的演变历程,让学生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强调“说好普通话,能让各民族伙伴心更近”,使学生认识到普通话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重要纽带作用。
课程结束后,实践团在村部礼堂精心策划了一场文艺汇演。小朋友们与实践成员同台演绎诗朗诵《中华颂》,红歌合唱与课本剧的生动表演,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实践团成员献上精心编排的新疆舞,以优美舞姿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汇演尾声,队员向孩子们赠送了精心准备的文具、笔袋、笔记本等礼物。这场汇演让实践队员与当地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也将语言文字的推广应用进一步转化为推动民族团结与文化传承的坚实力量。
实践教学:红色宣讲与文化润疆并重
实践团成员走进乌什县林基路革命烈士纪念馆、南孔儒学文化园和别迭里烽燧博物馆,开启“行走的思政课”宣讲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少数民族队员化身红色讲解员,凭借专业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与语言推广的结合点,让普通话成为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在林基路革命烈士纪念馆,队员热孜亚将红色宣讲与文化润疆紧密结合,向当地群众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在南孔儒学文化园和别迭里烽燧博物馆,队员王精林、苏比努尔通过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边疆地区历史,增强了当地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指导教师表示:“推普不是简单的语言传授,而是要通过文化宣讲、红色传承,助力文化润疆。我们将把实践中的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让课堂始终连接乡土大地,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
为了让思政课堂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实践队员将红色讲解员在场馆内的实地宣讲全程录制下来,并制作成思政课宣讲视频。这些视频将作为思政案例库教学资源,供更多人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学习。
特色产业:语言赋能与产业振兴协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推普团队深入新疆乌什县开展特色产业调研,聚焦当地优势产业——冷水鱼养殖、骆驼养殖等领域,积极献策出力。在冷水鱼养殖基地,团队成员用编写的《推普每日十句》现场教授员工普通话,为养殖户提供产品宣传材料语言优化建议。在骆驼养殖基地,团队成员与养殖户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骆驼养殖的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核心需求。团队发挥创意设计能力,帮助养殖户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辨识度的骆驼奶制品文创等,显著提升产品的视觉吸引力与市场竞争力。
团队还积极赋能电商直播,走入村里幺幺电商直播基地,与当地网红主播共同直播销售。在推广当地特产原浆沙棘汁时,团队精心优化产品介绍,提炼出如“冷榨锁营养,酸甜无添加”“喝的是原汁原味,补的是活力满满”等朗朗上口的表达。直播之余,成员为主播提供普通话发音与表达指导,使产品介绍更加清晰标准,把“乌什味道”讲进千万人心里。
基层访谈:扎根边疆与人才振兴共振
为了全面了解普通话在当地的推广举措和现状,实践队员们深入基层,访谈了英苏盖特力克村驻村第一书记房飞、驻村干部金鑫以及电商基地新农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队员们深切体会到扎根基层的干部们为边疆稳定、乡村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与担当精神。
访谈期间,房飞带领实践团实地考察了村委会党建文化墙,并介绍道:“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村部整体面貌已得到显著改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我们工作的总目标。”谈到普通话推广工作,金鑫表示:“在与外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普通话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希望通过推广普通话,让村民们能够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新农人们则分享了普通话在电商运营中的重要作用,他们表示在直播带货、与客户沟通等环节,流利的普通话能够有效提升客户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进而促进业务发展。
此次访谈让实践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基层落地生根,正是由这样一群群脚踏实地的人,用真心服务群众,用实干促进发展,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篇章。
赋能文旅:乌什魅力与视频宣传叠加
乌什县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为了助力这些资源走向更广阔的舞台,团队发挥新闻学专业优势,拍摄当地文旅宣传短视频。
队员们深入乌什县燕泉山,用镜头捕捉美丽的自然风光、特色的民俗风情和热闹的乡村生活场景。他们精心策划脚本,运用专业拍摄技术和后期制作手法,制作“山水中的汉字”短视频,将乌什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拍摄农家乐宣传短视频时,队员们聚焦当地的特色美食、舒适环境,通过生动的画面搭配普通话与维吾尔族语双语解说,让宣传视频既传递出清晰的图文信息,又饱含浓郁的地域温度。这些短视频不仅提升了乌什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语润边疆、兴梦乌什”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推普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等重要论述的一次生动实践。团队成员们从推普课堂到红色宣讲,从街头巷尾调研访谈到直播间表达优化,从文艺汇演欢歌笑语到文旅镜头捕捉,每一步实践都凝聚着青春力量,每一次付出都践行着责任担当。他们用语言搭建桥梁、用文化凝聚共识,在边疆大地的生动实践中,更坚定了以所学服务基层、以行动报效祖国的信念,让青春之花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光彩。
图:陈红 王精林
文:张萌 陶沙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