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根基与力量源泉,“两弹一星”如不灭的火炬,持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在强国征程上勇闯难关,以攻坚克难的锐气和奋勇向前的担当,不断突破技术壁垒,为国家科技发展与民族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使“两弹一星”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绽放时代光芒,7月10日,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星火传承,砺志强国”宣讲团走进常州市湟里镇蒋堰村委暑假爱心班,为当地儿童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互动趣味的精神宣讲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深度交流,让伟大精神跨越时空,成为激励新一代成长的力量源泉。
本次宣讲以“回望峥嵘岁月,传承强国精神”为核心,设置了历史影像回顾、历史故事分享、精神内涵阐释、实践互动体验四大环节,带领现场的儿童青少年回溯 “两弹一星” 研制的艰苦历程,感受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家国情怀。
光影中的奋斗史诗: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活动开篇,宣讲团成员与现场观众共同观看了纪录片《“核”护初心》。影片以珍贵的历史镜头,展现了从戈壁荒漠到科研院所,无数科研工作者在缺资料、少设备、环境恶劣的条件下,用算盘计算数据、用土法研制仪器,最终实现“两弹一星” 成功发射的震撼历程。当看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时,现场的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眼中闪烁着对科学的好奇与对英雄的崇敬。
精神解码 —— 从核工业发展史看党航力量
宣讲团成员高健以“党领导下的中国核工业奋斗史”为主线,系统梳理了70年间我国核事业从蹒跚起步到跻身世界前列的壮阔历程。他从 1955年党中央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 的战略决策讲起,讲述了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第一座原子反应堆成功运转,到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再到第一艘核潜艇下水;改革开放后,核工业转向军民融合发展,在核电建设、核技术应用等领域实现新跨越;新时代以来,“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走向世界,彰显了中国核工业的硬核实力。
接着宣讲团成员周涛从历史背景、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三个维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强核是事业。通过鲜活的案例与通俗的语言,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激励新一代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
互动共鸣 —— 让精神照进现实
为让“两弹一星”精神从历史深处走进现实生活,宣讲中特别设计了互动环节,让小朋友、青少年在参与中各有感悟,让精神力量真正触达心灵。小朋友们踊跃回答问题,朗读两弹一星语录;青少年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畅谈如何将“两弹一星”精神落实到学习生活中。问答间、诵读中、畅谈里,“两弹一星”精神不再是遥远的历史符号,而是化作了孩子们眼中的光、青少年脚下的路,在共鸣中焕发着持久的生命力。
星火接力,使命在肩
此次湟里镇宣讲是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星火传承・砺志强国”宣讲团的重要一站。接下来团队将继续走进常州各地的社区、学校,通过各种儿童青少年群体喜闻乐见的形式,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更多孩子心中扎根。
从戈壁荒滩到新时代的课堂,“两弹一星”精神始终是照亮民族前行的精神火炬。相信在一次次的宣讲与传承中,这份蕴含着爱国、奋斗、创新的精神力量,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编辑:汪欣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