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笔”绘就溪山红韵新图景

文/杭州师范大学 施金娜  应陶韬

山溪何以滔滔不绝,抗美援朝志愿军精神何以焕发新生?杭州师范大学溪山红韵团队于2025年711日来到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大同二村,调研挖掘其中志愿军红色精神,深深感受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那段烽火岁月,探索如何以青春“数字笔”绘就溪山红韵新图景。

踏访红色热土,体会志愿军精神

通过与村内负责人及当地野孩子研学基地负责人的访谈交流,溪山红韵团队了解到,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曾走出19名志愿军战士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为铭记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村民们以伟大的抗美援朝志愿军精神为核心,充分整合利用村内祠堂、文化礼堂、田地等资源,精心打造了志愿军大道、志愿军纪念园等红色地标,致力于将这份宝贵的“红韵”代代相传。

“野孩子”研学基地则是杭州市第一家以归国华侨创办的研学基地,也是杭州市第一家以整村打造志愿军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与大同二村村民进行合作,通过研学课程、项目的开发,村民的共建来助力乡村振兴。“野孩子”研学基地的负责人向溪山红韵团队成员们介绍“野孩子”研学基地拥有占地120余亩的田野体验区,室内体验区总面积达2000㎡,年接待学生能力可达10万人次,充分聚焦侨味,楼塔地方特色以及大同二村抗美援朝志愿军精神形象,从多方位提升孩子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溪山红韵团队随即也跟着负责人沿着研学路线进行参观,重走抗美援朝的志愿军之路。

打造红色IP,让英雄故事走进“Z代”

如何让红色血脉在新时代赓续流淌,是大同二村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以互联网、手机、电脑为主要信息渠道的“Z世代”,红色文化的传承亟需创新表达。溪山红韵团队借此次调研契机,与村书记等负责人深入访谈。团队了解到,大同二村虽已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但尚未形成具有独立辨识度的红色文化符号,知名度有待提升。于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团队提出打造新型文旅品牌,设计特色IP的发展规划,旨在显著提升大同二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村”的影响力与宣传效能。负责人高度认同数字IP形象在宣传推广、文旅融合及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并明确表达了与溪山红韵团队的合作意愿。双方计划未来携手,共同设计一个深度契合大同二村抗美援朝志愿精神的数字IP文化形象。该形象将融入互动小程序,带领用户“云”走志愿军大道,并运用技术让历史照片“动”起来,让英雄故事“活”起来,走进“Z世代”的内心。

扎根实践,让数字红韵带动乡村振兴

调研渐入尾声,溪山红韵团队在一天的访谈、体验过程中重走抗美援朝志愿军道路,感受其红色精神,都深有感触,想通过自己的能力让志愿军精神跨过厚重的历史重现于当下,让来参加研学的孩子们能更直观、深刻地感受、传承这种精神。“我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志愿军精神传承下去!我们的创意真的能改变一些孩子,一个村!”团队队长在返程时,看着相机里的照片对团队成员坚定地说道。杭州师范大学溪山红韵团队成员立足于亲身感受,深刻体会志愿军精神的内核,希望在后续的工作中能够将实践成果以及志愿军精神内核与所要打造的数字IP形象深度融合,并制作出一段3D交互的、“游历大同二村志愿军之路”的小程序,用手中“数字笔”绘就溪山红韵新图景,实现乡村振兴。

通讯员:应陶韬 施金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