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 庚
初秋的清晨,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温柔,洒在沈阳于洪区细河路的和稚美成蓝湾幼儿园门口。早听说和稚美成教育集团以“红色星光”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宗旨,坚持通过定期升国旗仪式,把思政教育的种子播撒进幼儿教育体系,这番理念让我心生好奇。恰逢新学期开园,在朋友的引荐下,我专程来到这里,想亲眼看看这场属于孩子们的升旗仪式,究竟藏着怎样的教育温度。
走进幼儿园操场时,刘园长已笑着迎了上来,她身上的亲和力像秋日的暖阳,瞬间驱散了陌生感。八点整,清脆的集合哨声响起,三百多名穿着红色园服的孩子,像一群整齐的小企鹅,在老师的引导下站成了方阵。他们的个子参差不齐,有的踮着脚尖努力站直,有的小手紧紧贴在裤缝,眼神却都齐刷刷地望向操场前方的旗杆——那里,五星红旗正安静地垂着,等待着被唤醒。
操场外围早已被家长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大家举着手机,却很少有人发出声响,只在孩子偶尔回头时,悄悄比个“加油”的手势。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前奏响起,原本还带着几分雀跃的孩子们突然安静下来,小小的身子不自觉地挺得更直。没有谁刻意提醒,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行着最稚嫩也最认真的注目礼,阳光落在他们仰起的小脸上,睫毛投下的眼影里,仿佛藏着对国旗最纯粹的敬畏。

今天的升旗手是大班的安宫程小朋友。他穿着比平时更精神的蓝色制服,胸前别着一朵小红花,双手紧紧攥着国旗的一角,站在旗杆下时,小脸上满是紧张又激动的神情。国歌响起的瞬间,他学着大人的样子,慢慢展开国旗,随着节奏将国旗向上递送。起初,他的动作还有些笨拙,绳子在手指间打了个小结,旁边的老师悄悄递了个鼓励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气,一点点解开绳结,继续将国旗往上拉。
当国旗升到旗杆顶端,在风里展开的那一刻,安宫程突然咧开嘴笑了,那笑容里藏不住的骄傲,像极了完成了一件天大的大事。仪式结束后,我蹲下来问他:“当升旗手,站在国旗下是什么感觉呀?”他一点也不认生,清脆地回答:“高兴!特别骄傲!老师说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以后要好好学习,争取还要当好几次升旗手!”短短几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透着一股“小大人”的认真,那模样,活脱脱一个心怀憧憬的“未来之星”。
在操场边,我遇到了正给孩子擦汗的家长尹明慧,他身边牵着两个穿着园服的孩子,大的上中班,小的刚入园。聊起今天的升旗仪式,他感慨道:“说实话,一开始我没觉得幼儿园的升旗仪式有多重要,直到看到老大第一次参加时,回来缠着我问‘爸爸,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我才发现,这种教育比我们讲大道理管用多了。”他说,自己特意选了和稚美成蓝湾幼儿园,就是看中这里“从娃娃抓起”的爱国主义教育,“现在孩子总说长大要参军,要保护国家,虽然还不懂‘保家卫国’的深层含义,但这份心意,比考多少分都让我欣慰。”末了,他笑着补充一句:“这儿培养孩子,靠谱!”
后来从刘园长口中得知,和稚美成教育集团自2017年组建以来,就坚持“一园四址”的办园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日常管理,从思政教育到行为规范,都实行统一标准。而“红色星光”小红星升旗仪式,正是集团的特色活动——每次升旗仪式都会选不同的孩子当升旗手,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国旗;仪式后,老师还会用绘本、儿歌的形式,给孩子们讲国旗的故事、讲英雄的事迹。
“常有人问,孩子这么小,能懂什么爱国呀?”刘园长指着操场上正在玩“国旗接力”游戏的孩子,笑着说,“你看他们把小国旗护在怀里跑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心里已经有了‘珍惜’的概念。爱国主义不是生硬的道理,而是藏在一次次升旗仪式里的敬畏,藏在‘我是升旗手’的骄傲里,藏在‘要保护国旗’的童心里。这些细节,会慢慢变成他们成长的底色。”
离开幼儿园时,孩子们的笑声还在操场上回荡,那面飘扬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格外鲜艳。路上我一直在想,爱国主义教育从来不是“到了年纪再学”的课程,而是像和稚美成集团这样,从孩子踮脚注目国旗的瞬间开始,从他们为当上升旗手而努力站直的时刻开始,把红色基因一点点融入成长的血脉。
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思政教育若能像这样,以孩子能理解、能参与的方式贯穿始终,让“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种子在每个阶段都能得到滋养,那么“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就不会只是一句口号,而会成为每个孩子从童年就扎根心底的信念。这或许就是幼儿园升旗仪式最动人的意义——在看似简单的仪式里,藏着孩子成长的力量,更藏着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
2025年9月2日随笔
作者简介:李庚,男,沈阳人,1981年参加工作,从区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做起,先后经历多个部门,曾经为基层或部门主要负责人,现已退休。在区委工作期间,作为省市六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和特约记者,先后发表通讯、消息等稿件多篇,现为沈阳市于洪区作协副主席。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