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黄文萱)2025年暑期,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组织“馨家园大学生实践团”深入荆楚大地,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聚焦“丈量荆楚热土,构筑时代经纬”,将测绘专业知识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在保康、南漳、十堰等地出色完成了多项测绘任务,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担当与风采。
图1 实践团出发前合影
科技赋能基层测绘,实践中解锁专业技能
本次实践活动,学院遴选了7名优秀学子组建实践团。在当地测绘部门和企业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迅速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战技能。他们不仅熟练掌握了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GNSS RTK动态定位测量等前沿测绘技术与仪器操作,更深入项目一线,亲身参与真实测绘任务。
图2 全站仪测高差
“第一次在复杂工地独立架设RTK基站并调试信号,那种紧张与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当手簿显示‘固定解’时,感觉整个大地都在我的精准定位之中。”来自建工2401班的廖军豪同学分享道,本次实践极大地拓展了他们对科技在基层建设中巨大潜力的认知。
数据转化生产力,筑就基层发展“新蓝图”
从外业数据采集到内业数据处理,实践团面临着将海量原始数据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成果的严峻考验。同学们熟练运用ContextCapture、Pix4D、CAD等专业软件,将采集到的杂乱数据“淬炼”成最新的地形图、断面图等专题图纸。这些高质量的测绘成果被直接应用于当地乡村规划、道路建设等重点项目,将先进技术有效转化为服务基层发展的强大生产力。
图3 学习软件操作
当地项目负责人高度评价:“这批学生上手快,不仅掌握了操作,更能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他们计算的土方量结果与我们复核高度吻合,已达实际生产要求。他们将技术转化为基层建设生产力的能力,让我们看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全方位提升,彰显青年价值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襄阳职院建筑工程学院“馨家园大学生实践团”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生能力多维提升: 学生们不仅精通多种测绘装备和处理软件,更在全流程项目中锻炼了项目规划、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100%的学生表示,此次实践加深了对专业理解,增强了服务基层、建设祖国的信心。
服务基层成效显著: 实践团队为保康、南漳、十堰等地提供了有力测绘支持,提交了大量高质量测绘成果,为当地乡村建设和城镇发展奠定了坚实数据基础。
青年担当闪耀: 学生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关心基层、服务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
图4 测量村界线
经验启示,赋能未来实践
本次实践活动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宝贵经验:
“真项目”是核心: 以真实的基层测绘任务为载体,让学生肩负起责任,是激发其学习动力与创造力的关键。
“双指导”是关键: 基层测绘部门提供“实战”技能与行业规范指导,高校导师从理论与方法上进行引导,协同保障了实践的专业性与教育性。
“新技术”是亮点: 紧扣基层建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让学生掌握前沿技术,显著增强了他们服务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望未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更多青年学子将专业所学应用于祖国基层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耀光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