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地方特色资源 赋能 “大思政课” 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我校于9月25日就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党建专项课题)——《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研究》召开了开题报告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我校于9月25日就成都市双流区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党建专项课题)——《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研究》召开了开题报告会。

本次会议邀请到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邢海晶,成都市教科院教育改革研究所课程与教材研究中心主任岳刚德,四川省成都艺体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成都市特级教师廖洪森三位专家莅临指导。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竹,专职副书记卢春梅,课题主研人员及学校部分教师共同参会。

课例为媒,激活思政课堂活水

课题组成员吴兆梅老师以《解码时光记忆,践行社会责任 —— 做最美川齿记忆 “唤醒官”》为题,将地方特色资源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通过生动的课堂设计、丰富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从 “川齿记忆” 中感悟责任与担当,为课题实践研究提供了鲜活的课堂范例,赢得在场师生的高度认可。

专家把脉,明晰课题研究方向

课题主研人员付世林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汇报。他从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实施步骤与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清晰呈现了课题研究的整体框架与推进路径。

四川省成都艺体中学副校长廖洪森针对吴兆梅老师的课例展开指导。他充分肯定了课例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创新思路,认为课堂既贴合学生认知特点,又凸显了地方特色,同时从教学目标深化、活动设计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建议,为后续课例打磨指明方向。

成都市教科院岳刚德主任宣读课题立项通知,标志着《地方特色资源融入 “大思政课” 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在专家论证指导环节,四川大学邢海晶教授与成都市教科院岳刚德主任分别从不同维度对课题进行深度剖析。邢海晶教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强调地方特色资源融入 “大思政课” 建设需把握 “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建议课题组进一步细化资源筛选标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岳刚德主任则结合区域教育科研经验,指出课题研究要聚焦 “实践落地”,注重成果的可复制、可推广性,为课题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此外,邢海晶教授还围绕 “大思政课” 建设的前沿理念与实践路径开展专题讲座,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学术盛宴。

聚力同心,共绘思政教育新篇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竹作为课题负责人作表态发言。他对三位专家的专业指导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郑重承诺学校将全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他强调,课题组将认真梳理并吸纳专家的宝贵建议,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以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扎实的实践行动推进课题研究,力争将课题成果转化为提升学校思政教育质量的实际成效,为双流区“大思政课”建设贡献西航港二中的智慧与力量。

此次开题报告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凝聚了研究共识,更为课题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校课题组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深耕地方特色资源,创新 “大思政课” 实践模式,助力学生扣好人生 “第一粒扣子”,推动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第二中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