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步履不停,未来可期
为全方位贯彻新课标理念,深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月13日至14日,四川省双流永安中学精心筹备并盛大举行了 “大单元·大观念” 主题教师培训会。本次活动由我校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唐仕刚主持,学校特邀国内教育专家齐聚一堂。他们不仅带来了前沿的教育理论,还分享了实用的实践工具,为教师团队注入了全新的理念与方法,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为学生素养的提升赋能添翼。
在当下新课标实施的大背景下,“大单元・大观念” 教学成为教育领域备受瞩目的焦点。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精准导向,巧妙地整合知识、情境与任务,引导学生从传统的 “被动学习” 模式中突围,迈向深度思考、主动探索的 “深度学习” 新境界。而此次培训,正是双流永安中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探索课堂教学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1、专家引领,启智赋能
杨志冲校长:以素养为本,重构教学新范式
杨志冲:江苏省中学历史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任南通思德茀外国语学校总校长,担任和兼任过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南通市启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南通市启秀市北学校校长。担任南通大学兼职教授、历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简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等四个省级课题,在省市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核心期刊六篇,出版专著两部。
培训会上,杨校长以《素养本位下的大单元・大观念教学》为主题,从课改、研究、管理、实施四个独特视角展开深度剖析。在课改视角下,他深入解读大单元教学在教育改革浪潮中的历史必然性;从研究视角出发,细致分析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基于管理视角,针对教学推广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难点,提出创新的 “一站式服务” 解决方案;在实施视角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成功打通了从理论到实践落地的 “最后一公里”,为教师们开展大单元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指引。
刘正荣教授:思维可视化,让学习真实发生
刘正荣:北京城市学院学科阅读研究所所长、教授。曾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创办了我国第一所高校家庭教育学院——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主持国家级课题三项,出版有《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整体课堂管理教师手册》《学科与阅读》《一线班主任工作法》等百余部著作。现负责全国教育科学规划 2020 年度国家一般项目“素养导向的嵌入式测评系统研究——大单元·大观念教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
培训中,刘教授围绕《大单元・大观念教学设计:可视化思维工具的使用》这一主题,通过一系列精彩的跨学科案例演示,生动展现了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可视化思维工具在课堂教学中的神奇功效。他详细阐述了各学科大单元大观念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与实施路线,为教师们设计单元教学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思路。在构建单元学习主题时,刘教授创新性地提出 “三大维度、六大领域、探究主题” 的思路,并进一步细化到课堂子任务的设计,以丰富的研究结论与实际案例,为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互动花絮:刘教授邀请六位教师代表,现场设计数学课堂任务式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通过亲身体验 “做中学” 的方式,结合大单元教学工具,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技巧,也为台下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教学示范。
2、以培促研,向新而生
本次培训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更新换代,更是开启教学实践新征程的冲锋号角。
在教师成长方面,专家们的引领拓宽了教师们的教育视野,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学校乘势而上,计划成立 “大单元教学研究坊”,定期组织跨学科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交流与成长的优质平台,助力教师加速成长。
课堂质效提升上,大单元设计与可视化工具的深度融合,将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有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本学期,学校还将推出 “优质课例展评” 活动,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创新,探索出更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
学校发展层面,以教师成长为强劲动力,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为培育 “全面发展的人” 筑牢坚实根基。学校积极谋划与高校合作建立 “教学实践基地”,促进教研成果的高效转化,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结语·步履不停,未来可期
教育革新之路没有尽头,双流永安中学将以此次培训为全新起点,坚定不移地持续深化 “大单元・大观念” 教学实践。努力推动课堂从传统的 “知识传递” 模式向现代的 “素养培育” 模式成功转型。
我们满怀期待,全体教师能以新理念为指引方向的风帆,以新方法为破浪前行的船桨,在教育改革的汹涌浪潮中勇往直前。用智慧与汗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点亮希望的明灯,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栋梁之才!
(四川双流永安中学)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