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导师权力 把论文署名权还给青年学子

为学生“撑腰”的表态,给了青年学子专心科研的底气。 …

 为学生“撑腰”的表态,给了青年学子专心科研的底气。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8部门5月30日在2022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上联合发出倡议,号召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开展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联合行动,为青年人才健康全面成长提供支撑,为他们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其中,倡议倡导破除“圈子”文化,反对导师在学生独立开展的论文、项目和研究中“挂名”。

  反对导师在学生独立开展的论文、项目和研究中“挂名”,把学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的署名权还给青年学子。这样的倡导无疑有利于进一步破除学术圈的不良倾向,防止导师在学生独立发表科研成果的过程中“摘桃子”,为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机会与支撑,塑造更为科学、公平、公正和健康的科研成果发表环境。

  就实践去看,这样的倡导其实有着较为明确的针对性。近年来,有关导师与学生在科研成果署名上所产生的纠纷并不少见。在一些问答平台上,有关“导师与学生在科研成果上署名”的问题获得不少回答,不少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大吐苦水”。这样的现象一度引起舆论的关注。

  事实上,相关科研成果在发表时的署名问题,十分重要且具备相当的严肃性。毕竟,这不仅关系到学术规范等原则性问题,也关乎科研成果所形成的利益的分配问题。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署名前后权重问题,不仅是影响双方未来关系的微妙变量,也事关能否科学有效地激励青年人才专注于科学研究。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青年人才对当下学术环境的信心。

  针对类似的问题,2019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要按照对科研成果的创造性贡献大小据实署名和排序,导师、科研项目成果负责人不得在成果署名、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侵占学生、团队成员合法利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所高校、研究机构曾发布具体署名要求。比如,今年2月,中国科学院曾发布《通知》强调,“不得侵害直接实施科学实验的研究生的基本署名权,不得为均衡其他非学术利益而随意调整学生的署名及其署名位置。”

  这些极具针对性的条款,击中了影响青年人才发展过程中的痛点,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当前学术领域存在的一些乱象——让导师和学生都能更好地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守住学术道德底线,共同塑造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当然,此举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进一步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为青年学子未来走上科研之路铺好制度地基。

  说到底,反对导师在学生独立开展的论文、项目和研究中“挂名”,不仅维护的是青年学子短期的利益;从长期效果看,对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破除各种利益纽带和人身依附关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撰稿 / 亓拾遗(媒体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