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红色历史,赓续精神血脉——安徽财经大学红色精神调研团开展暑期实践调研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精神血脉。7月8日至9日,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红色精神调研团赴淮海战役沿线展开调研,深入学习淮海战役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辈,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听党指挥,信念坚定践行爱国忠诚

坚决听党指挥是淮海战役决胜的关键。淮海战役中无数的战士们时刻将爱国忠诚牢记心间,用生命践行着“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以冲锋的姿态倒在战场,定格在了战役中。

在濉溪县双堆集镇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实践团队认真学习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战斗事迹,纪念馆陈列的文字与图片,再现了当年中原野战军集中兵力合围黄维兵团的全过程。战场上革命烈士将革命利益置于首位,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刻起,就坚定了对党忠诚的信念战士们。围歼黄维兵团时,战士们都立下不怕艰苦的誓言,残酷的战斗夺去他们的生命,残破的棉衣夹着他们“交的最后一次党费”,红色的血迹和字条相融合昭示着坚定信念;“潜伏将军”廖运周忠诚爱国,听党指挥,关键阶段发动战场起义将黄维兵团歼灭。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听党指挥的真正含义,筑牢爱党爱国的精神信念和红色血脉。

依靠人民,军民齐心凝聚战争伟力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淮海战役中 543 万支前人民群众倾力支援温暖战士的心,解放军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这种相互信赖、彼此依存的军民鱼水情生动诠释了淮海战役“依靠人民”的革命精神。

邳州市碾庄镇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陈列了广大人民群众奋勇支前的辉煌史实。在“胜利之本 万众支前”展区,一件件先辈遗物、一张张支援旧照、一句句震撼人心群众独白,生动再现了军民齐心、协作御敌的真实景象。战役期间五百多万民工用独轮推车、毛驴、扁担和背架,甚至双手和双肩与人民子弟兵共同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碾庄圩血染的人桥使解放军顺利跨过不老河,完成对黄伯韬兵团的包围;碾庄村民韩守坤挖战壕一天一夜未停手,挖不动也在帮解放军引路;战地民谣“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是军民情的真实写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解放军秉持“依靠人民”的革命精神,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团结协作,相互支援并肩夺取胜利

淮海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多军种、大规模战略协同作战,60万部队隶属不同指挥部队,但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总前委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相互支援,形成整体作战的强大威力,势不可挡。

纪念馆详细叙述了作战过程,其中有许多解放军团结协作的事件记录,这他们顾全大局、团结一致的作战对战役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在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围歼黄维兵团时出现困难,中央军委指示华野派兵协助,粟裕、陈士渠、张震迅即复电并协助中原野战军歼击黄维;战士们团结一致以血肉之躯架起一座“十人桥”,帮助一个营在一小时内过河,成功消灭国民党军一个团;粟裕将军在战场形势变化中提出建议并被及时采纳,解放军内部的团结与信任诠释了“团结协作”的革命精神。

决战决胜,无惧牺牲抱定必胜决心

淮海战役中战士们的大无畏精神和决战到底的信念是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人民解放军无惧牺牲、勇于担当、敢于胜利,拥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高昂的斗争情绪,抱定必胜的决心将“夹生饭”一口口吞下,方取得最终的胜利。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实践团队在徐州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驻足,站在庄严塔前接受淮海烈士革命精神的洗礼,塔下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三万多名烈士名录,实践团队虔诚地注视一个个被刻下的烈士名字,感受战火纷飞时先烈的必胜决心和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淮海烈士纪念塔时感慨道,“为有牺牲多壮志”,革命先烈为中国大地千千万万人民的美好生活,浴血奋战、牺牲奋斗,从不畏缩。

“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作、决战决胜”是淮海战役革命精神的重要内涵,在与时俱进之下契合新时代的需要,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迸发出更加强有力的生机。我们应铭记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弘扬淮海战役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通讯员:滕文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