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学院“e安筑防”:湖工学子为清泉山社区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7月3日清晨,当暑热初醒,湖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e安驻防”网络安全暑期实践团的11位青年志愿者,如星火汇聚于清泉山社区中心广场。…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珠晖区清泉山社区开展网络安全科普

7月3日清晨,当暑热初醒,湖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e安驻防”网络安全暑期实践团的11位青年志愿者,如星火汇聚于清泉山社区中心广场。一面鲜亮的团旗在晨光中展开,宣告着“e安驻防”三下乡活动正式启航——这群青年将以网络安全为舟,以真诚奉献为楫,驶向社区数字生活的深水区,为清泉山居民筑牢无形的信息堤防。

启动仪式:校地同心,共筑安全防护网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启动仪式在清泉山社区服务中心举行。湖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戴成秋老师与清泉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宋诗妍及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座谈。双方就活动场地、覆盖人群、核心内容等达成共识。会议指出,此次实践活动将聚焦两大社会热点问题:一是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应对,二是老年人智能设备安全使用。戴成秋老师强调,学院希望以本次活动为起点,与清泉山社区构建长效合作机制,后续将协同物业、公安等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形式创新、内容实用的网络安全宣教工作。社区宋诗妍书记对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她特别赞赏高校学子运用专业所长服务基层社区的创新举措,相信通过校地深度协作必将取得显著成效。

图片1(1).jpg

湖南工学院“e安筑防”暑期社会实践团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

精准调研:入户调研,织密安全防线

启动仪式简短而热烈,社区干部与居民期待的目光如阳光般落在年轻面庞上。紧接着,实践团兵分两路,展开行动。一队队员手持精心设计的问卷,迎向社区里往来人群。问卷题目直指网络安全软肋:密码设置习惯、网络诈骗辨识、隐私信息保护意识……问卷不仅是数据的采集,更是无声的提醒。一位白发老人戴着老花镜,手指逐行划过问卷,志愿者便俯身轻语:“爷爷,陌生链接咱不轻易点开,天上不会掉馅饼呀。”老人频频点头,这份朴素的警醒如清泉流入心田。

另一队则肩负“地毯式”宣传的重任,携网络安全手册深入街巷。他们像织网般穿行于楼宇之间,将知识送抵每一扇门后。手册以简明图文拆解常见网络陷阱:从“假冒客服”的惯用话术,到“刷单返利”的甜蜜诱饵。每当志愿者叩开居民家门,一场微型“安全课堂”随即开讲。手册递出时,一句“您手机装了‘金钟罩’反诈小程序没?”的贴心询问,常引发居民浓厚兴趣。手册所至之处,居民们专注倾听的神情,正是对这群青年奔忙价值的最深回响。

未命名.jpg

实践团成员在小区内走访居民、发放问卷和手册工作照

脚踏实地汗水浇灌,铸就辉煌成就

当手册递尽、问卷收齐,此行意义已远超活动本身。那11件被汗水浸透的红色马甲,是清泉山社区今日最醒目的安全路标。我们不仅播撒了网络安全的火种,更在躬身实践中点亮了双重认知:数字洪流中的安全堤坝需一砖一瓦用心垒砌,而青年之肩恰能担此时代之需。

未命名1.jpg

实践团成员在小区内走访居民、发放问卷和手册工作照

展望未来:织密防线,共筑平安社区

青年学子俯身乡土,才真正丈量出知识落地的距离。那些手册上精心准备的图解,在居民豁然开朗的眼神中获得了生命;问卷里看似寻常的选项,在倾听忧虑与困惑时变得无比沉重而真实。我们输出的不仅是知识,更在输入民生的密码与时代的重量。这“向下”的每一步,都是精神扎根的契机,是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的坚实足迹——在服务社会的坐标上,青春坐标才能找到最厚重的支点。

“e安驻防”暂别清泉山,但网络安全的守护常在。志愿者的身影终会淡出街巷,但手册中的叮咛、问卷里凝聚的关切,已在社区日常中沉淀为无形的防护网。青年以微光点亮微光,终将汇成数字时代信任与安全的长明灯火。(通讯员:奉伟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