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陈章英 周瑶丽 彭普秀)为助力乡村振兴,播撒法治阳光,近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法伴青春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常德市鼎城区许家桥回维民族乡中学和武陵区芦荻山乡李白溪村,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送法下乡”普法宣传与调研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乡村青少年和留守儿童身边。
课堂宣讲:播撒法治种子
在许家桥中学,团队成员化身“普法小讲师”,走进课堂。他们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贴近生活的案例和互动形式,深入浅出地为学生们讲解了校园欺凌防范、网络安全、未成年人权利义务及国家安全等与其成长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讲旨在帮助青少年理解法律的公平正义内涵和行为边界,明确自身权利义务,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悄然生根。
“法律:生活中的红绿灯”法律启蒙课
防电信诈骗普法课堂
国家安全教育宣讲
情景演绎:法律鲜活入心
“法律条文太抽象?情景剧里看端详!”团队创新普法形式,在老师指导下自编自演情景剧。成员们扮演“小法官”、“小律师”或案件当事人,将社会热点案例和针对青少年的高发诈骗类型搬上“舞台”。生活化的表演生动展现了矛盾冲突、法律适用与解决过程,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故事,引发学生强烈共鸣,在轻松氛围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普法效果。
《“免费皮肤”的陷阱》青少年防游戏诈骗情景剧表演
《网络言论的边界——从“胖东来红内裤风波”看名誉权保护》情景剧表演
答疑解惑:精准回应需求
面对学生们提出的“被造谣如何维权”、“遭遇网骗怎么办”、“游戏装备纠纷如何处理”等现实困惑,团队成员在指导老师陈章英带领下耐心解答。他们不仅用通俗语言释法析理,还提供作业辅导和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问题,指明依法维权途径。团队还建立了“常德职院-许家桥中学法律咨询/课业辅导群”,通过线上轮值提供定期服务,构建长效关爱机制。
成员们为民族乡中学生提供法律咨询
成员们分享求学路上心得体会
成员们提供作业答疑、学习方法指导
乡村调研:情暖留守儿童
顶着七月骄阳,身着红马甲的调研组成员穿行在李白溪村的乡间小路上。针对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的法律困境和情感需求,他们采取“一户一档案、一人一记录”模式,入户走访。发放普法资料,倾听心声,体察实情,并结合孩子们的特点,用鲜活案例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将法治关怀化作守护童年的温暖力量。
成员们入户调研李白溪村留守儿童法治需求
成员们入户向留守儿童讲解法律知识
此次“讲、演、询、研”相结合的普法活动,成功构建了立体化、沉浸式的“送法下乡”新格局。“法伴青春行”团队成员表示,将持续探索乡村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普法新形式,努力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乡村新风尚,为乡村振兴注入常德职院的青春动能。法治的清泉,正通过他们的实践,滋养乡村的每一寸土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