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温暖一座城】公益助学纪实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是一个50万人口的县级市。在这座拥有着县域城市美学的小城里,有一个原本默默无名的小山村,它的名字叫黑桥哨村。更确切地说,它并不是严格意义的行政村,它的标准名称是福城街道章保社区黑桥哨小组。
但仅仅一年时间,这里已经变成为在云南省小有名气的【乐学少年村】。2025年暑假,就连宋庆龄基金会也选派首都北京的中小学生到这里互动、交流。
(一)黑桥哨村有瑰宝
黑桥哨村位于弥勒市南大门,是弥勒地区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村落。弥勒青史第一人、明代著名儒将杨绳武的翰林坟就葬在黑桥哨村西玉枕山坡上。但令人遗憾的是,解放至今,这个村里却连一位公务员都没有出过。现实中,这里村民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孩子们的乐学氛围,也不尽人意。
2024年初,人性光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一群人温暖一座城系列公益活动发起人李儒奇老师受邀考察弥勒文化旅游项目。李儒奇老师是中华互亲文化倡导人、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经销书作者,曾荣获天津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称号、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北京大学)推荐书目、中国孔子文化奖、中国企业文化十大案例金奖等。【一群人温暖一座城】系列公益活动举办以来,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从辽宁、吉林、山东到四川、广西,十位世界运动冠军以及中宣部命名的十位中国好人联袂为活动公益代言。
2024年一次偶然的机遇,儒奇老师与黑桥哨村的村长李春平相识。春平村长虽然四十刚出头,但干劲满满。他对自己家乡的乡村振兴充满期待,对乡村孩子们的教育早就十分关注,只是苦于没有解决的办法。
多年从事文化教育行业的李儒奇,对乡村儿童的教育也非常关心。在当地网络达人云南小金凤的带领下,李儒奇惊喜地发现弥勒市不但有杨绳武的翰林坟、而且在弥勒还有杨绳武的读书洞。著名云南籍爱国将领张冲也曾在这里受到杨绳武乐学精神的激励。特别是云南小金凤讲述的栩栩如生的杨绳武乐学的故事,给了李儒奇特别大的启发。
李儒奇想到近年来关于我国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中小学生的厌学率已经攀升至73.3%。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关系到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国运。而眼前的黑桥哨村不正是中国261.7万个自然村中的一个缩影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他更把乡村文化振兴提升到了“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这样的高度。
李儒奇惊喜地发现了属于黑桥哨村的“瑰宝”,这个瑰宝,不是这个村种植的玫瑰作物或可建设用地,而是属于黑桥哨村的历史与骄傲、属于黑桥哨村乃至整个弥勒市的文化之魂。李儒奇意识到:一群人温暖一座城,更应该从县城做起、从乡村做起、从乡村文化的振兴做起。
(二)乐学少年杨绳武
2024年上半年,李儒奇认真考察了弥勒市黑桥哨村、翰林坟村、小路体村、禹门寺、读书洞、杨公祠、城隍庙、竹园镇等地关于杨绳武的故事和传说。曾经担任省级影视剧制作集团副总经理的他,惊喜地发现:杨绳武的父亲、母亲、老师以及崇祯皇帝、皇太极等历史名人与其相交织,形成了一连串“家风传承、好学达人;名师指教、进士及第;翰林高就、文采飞扬;铁面御史,刚正不阿;爱民名臣、造福一方;廉洁自律、忠于爱情;忠君儒将、保家卫国;临危受命、名震辽东;铁血尚书、名垂青史”的多彩人生历史画卷。其故事传奇如加以系统整理升华再造,堪比如今被很多流行电影电视剧演绎的大唐名臣“狄仁杰”。
于是,他策划设计了“乐学少年杨绳武”的卡通形象,并将他融入了全国首款国潮益德益智桌游《仲尼童话镇之海叔的礼物》中。与此同时,他更深入挖掘弥勒历史文化,先后策划设计了熊庆来、张冲、孙髯翁等系列弥勒历史名人,并最终汇成了独具弥勒特色的《仲尼童话镇之海叔的礼物》弥勒传奇版。与此同时,还设计了乐学少年杨绳武的动漫笔记本和【读书人】品牌的乐学少年动漫T恤衫。
(三)乐学少年第一课
2024年8月暑假期间,乐学少年第一课《向杨绳武学习!》在黑桥哨村村部三楼的简易会议室里正式开讲。会议室里坐满了村里适龄的中小学生。村长李春平首先进行了开课动员讲话,并现场介绍了多位公益爱心教师:儒奇老师、俊荣老师、金凤老师、海英老师……李儒奇老师亲自主讲《乐学少年第一课》、王金凤老师讲述了乐学少年杨绳武的故事,乡村的孩子们还现场与来自哈尔滨的外省小学生李健志进行“中华成语王”的接龙PK。
在第一次课上,李儒奇老师提问一位小学女生,当时她就紧张地哭了,但在儒奇老师的鼓励下,她很快就改变了模样。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自发地走进了这个神奇的乡村公益“少年夜校”。而他们的课程不是语数外的学科补课,而是贴近孩子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关于梦想志向的启迪、爱家爱国情操的培养以及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传授。
从此之后,每周六晚19:00-21:00,黑桥哨村的村部会议室里,就成为了乡村孩子们的欢乐学习时光。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他们学习《蒙学十三经》、增进人格品质、增长国学智慧;他们参与国潮桌游竞赛、一同高声演唱《仲尼童话镇》主题歌《天地之心》……
(四)绳武学堂挂牌
2024年11月23日,弥勒市作家协会领导及五位本土作家、弥勒市悦读书友会领导及四位爱心书友、人性光辉公司领导及公益爱心教师集聚黑桥哨村,与村委会领导、黑桥哨村民、孩子们一同见证黑桥哨村“绳武学堂”挂牌仪式。弥勒市作家协会主席何亮、弥勒市悦读书友会会长段永祥、人性光辉公司董事长李儒奇现场致辞。
绳武学堂是弥勒创业爱心人士与弥勒本地爱心人士共同创办的乡村爱心公益学堂,是全国“一群人温暖一座城”系列公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绳武学堂以弥勒青史第一人杨绳武命名,以“向杨绳武学习,做乐学少年”为宗旨,深入推动黑桥哨村村民子弟乐学、志学、会学、悟学,努力成长为具有中华传统自主人格、中华自发学习品质,具有学习、创造、感悟三大未来能力的今日君子、明日贤达、家国栋梁。
在黑桥哨村村书记、村长的共同努力下,全体村民真正体验到了“家庭教育、乡村教育”的重要,一种“人人争做乐学少年”的风气,在黑桥哨村的各个家庭里正在悄悄蔚然成风。
(五)儿童文学作家齐聚黑桥哨村
2024年12月28日晚,昆明儿童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与弥勒本土儿童文学作家走进黑桥哨村,开展了“结对子”交流活动。他们特别选择了这个充满着儿童乐学朝气的小村庄,正式签约结对。当昆明、弥勒两地数十位儿童文学作家看到村里孩子们纯真清澈、乐学渴求的眼神时,他们的心潮澎湃了。春平村长和儒奇老师现场致辞后,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202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得者、昆明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刘珈辰现场发言。她在现场激动得三次哽咽落泪,并充满感怀地说:“这一直是她梦里想要实现的乡村孩子们的梦想,今天在这里看到了!”
活动结束后,在村部门口的小广场,村民们为客人们准备了精彩的乡村舞蹈表演。孩子们三三两两地将作家和老师们围在中间签名、照相留念。数十个孩子更自发将为村里孩子付出很多的俊荣老师围在当中,他们围着俊荣老师唱呀、跳呀……那份美好纯真的爱的流动,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终生难忘。
(六)乐学少年新年祝福
2025年新春年关渐近,黑桥哨村的年味在忙碌的身影中弥漫开来。男人们穿梭在村里的绿化带,娴熟利落地为树木修枝剪叶。妇女们挽起衣袖,欢快地给村庄“大扫除”,扫帚在村道间来回飞舞,誓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黑桥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村容旧貌换新颜,欢喜迎新春。但村民们更为开心和自豪的是,弥勒电视台来采访村里的孩子们了!
“龙年龙年摆摆、灵蛇尾巴摆摆,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庆蛇年的到来!闻蛇不必丧胆、小蛇也很可爱。看我银蛇变身,把祝福话儿堆满……”镜头前的孩子们人人穿着整齐,白衬衫、红领巾,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无比的自信与活力。结尾时,他们依然不忘集体摆着POSS呼喊:“我们是乐学少年!我们在黑桥哨祝大家蛇年大吉!”
(七)市妇联助力【乡村文艺学堂】
黑桥哨村公益助学的成功开办,得到了弥勒市福城街道领导以及弥勒市妇联的大力支持。福城街道龙斌书记、妇联主席马丽君多次召开专门会议指导工作,在绳武学堂基础上,弥勒市妇联将乡村文艺课堂进一步引入黑桥哨村,开展“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们在文艺熏陶中收获快乐,同时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文艺志愿服务包括了乡村自习课、文艺提升课、阅读分享课、创作实践课四大组成部分,具体课程涵盖了阅读分享类、语言类、音乐类、舞蹈曲艺类、书画类、摄影摄像类、视频制作类、民间文艺类、棋牌益智类、传统文化心理调适类等十大类。
2025年六一儿童节,黑桥哨村以“童心筑梦,快乐成长”为主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非遗扎染体验区,老师细致讲解扎染工艺原理、技巧与注意事项并亲自示范、让家长和孩子深入了解。讲解完毕,大家动手体验纯白布料经捆扎、浸染等工序,一幅幅独特美丽的图案就此诞生。趣味游园活动区设置猜灯谜、投壶等多个项目。亲子默契在互动中增进,孩子动手与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玩游戏赢奖品,收获满满的快乐。活动现场,孩子们自编自演的文艺展演精彩上演,节目形式多样、异彩纷呈,他们用表演诠释梦想与热爱,收获观众热烈掌声。
弥勒市文联采取“1+10+100”工作模式,建立覆盖乡村少年儿童、青年创业者、妇女群众的文化艺术课程体系,逐步覆盖到全村村民。截至目前,文艺学堂已开设儿童类艺术指导33期,内容涵盖儿童文学、书法、美术、音乐、舞蹈、朗诵、演讲等艺术课程;开展成人舞蹈艺术指导22期;举办采风活动3场、研学活动1场;创作反映黑桥哨的文学作品24篇,书法作品46件,舞蹈作品2个;组织开展节目展演活动3场。
(八)教育的田野,公益点亮希望!
雁队还要头雁领。一个村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个带头人要有情怀、有目标、有能力,更要有坚持的品质。春平村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他的坚持推动下,村里从文化、教育、村容、村风到种植、经营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巨变。黑桥哨村的巨变,得到了弥勒市委市政府、红河州委州政府领导的关注与认可,在整个云南省也逐渐崭露头角、小有名气。
2025年暑假,全国很多文化教育工作者慕名来到黑桥哨村考察,就连宋庆龄基金会也特意选派了19位首都北京的中小学生前来研学交流。黑桥哨村——云南弥勒乐学少年村,它的品质与品牌正在越来越响!真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乡村可以像黑桥哨一样,让那些在乡村生活的孩子们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乐学少年!
正如弥勒市作协的一位作家所言:“一个村子,怎样才算幸福?不只是村民们住上了洋楼,开上了小车;不只是孩子们在周末有图书室看书,有老师给他们上课;不只是妇女们有自己的舞蹈队,闲暇之余载歌载舞;不只是老人们逢年过节能收到红包和祝福……幸福是男女老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幸福是产业新年胜旧年,一年更比一年好;幸福是家家户户平安喜乐,日子红红火火!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但一群人,能走的更远!黑桥哨,一个一群人携手努力朝前走的村落!”
教育的田野,公益点亮希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