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实践调研:探寻小岗村发展密码——阡陌织梦青年行]暑期实践纪实

“改革潮涌四十载,小岗精神耀江淮。”近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阡陌织梦青年行”暑期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了一场深度调研,旨在探寻这座“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路径与宝贵经验。…

“改革潮涌四十载,小岗精神耀江淮。”近日,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阡陌织梦青年行”暑期实践团队奔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展了一场深度调研,旨在探寻这座“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发展路径与宝贵经验。

一、初入小岗:触摸历史脉搏

规划完具体时间后,实践团队满怀期待地抵达小岗村。踏入这片土地,队员们便被村口那座刻有“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石碑所震撼,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团队首先来到“当年农家”景点。茅草屋内,昏暗的灯光下,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复原场景栩栩如生。队员们围在展柜前,仔细端详着那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秘密契约”,仿佛穿越回了1978年那个寒冬。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当年村民们为了吃饱饭、求生存,冒着巨大风险实行“大包干”的故事,队员们无不被他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所打动。

随后,团队参观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展现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六年的无私奉献与辛勤付出。他带领村民修路、发展产业、改善民生,最终将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队员们在沈浩同志的塑像前默哀致敬,深刻领悟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沈浩书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在实践中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讲解员动情地说道。

二、产业调研:解锁发展密码

为了深入了解小岗村的产业发展现状,团队成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和村民进行了广泛交流。

在小岗村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当地村民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了葡萄园的种植规模、品种和销售情况。“我们这里的葡萄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口感好、品质高,深受市场欢迎。现在不仅通过线下批发销售,还借助电商平台拓展了销售渠道。”村民自豪地说。队员们详细记录了葡萄园的种植模式、成本收益和面临的问题,并为葡萄的品牌推广和销售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小岗村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生产。团队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了解到企业依托小岗村的农产品资源,开发了多种特色产品,如小岗村牌大米、黑豆花等。然而,企业也面临着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竞争激烈等挑战。队员们运用所学知识,为企业制定了一套品牌营销策略,包括加强线上宣传、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等。



三、村民访谈:倾听基层声音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小岗村村民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团队成员们分组深入村民家中进行访谈。

在村民家中,队员们与老人围坐在一起,拉家常、问冷暖。老人回忆起过去的艰苦生活,感慨地说:“多亏了‘大包干’,让我们吃饱了饭。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村里的路修好了,房子也盖起来了,孩子们也都有了好工作。”当谈到对未来的期望时,老人希望村里能够继续发展产业,增加村民的收入,让生活更加幸福。

在访谈过程中,队员们发现村民们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比较关注。一些村民表示,希望村里能够改善教育条件,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队员们认真记录下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将把这些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为改善村民的生活状况贡献一份力量。



四、总结反思:共绘振兴蓝图

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此次小岗村实践调研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和现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锻炼和成长的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小岗精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力量。(范佩妮、李语涵、陈熙文、封婧怡、胡梦萱、李秋彤、段鹏、丁佳怡、谢宇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