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传承优秀文化的号召,九江科技职业大学“乡音童趣绘新梦,艺彩非遗筑童心”社会实践队成员于2025年8月24日至2025年8月30日,奔赴景德镇浮梁县王港乡大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多项实践助力乡村发展,传承红色基因与传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寻根铸魂:访瑶里古镇忆初心,探陈毅旧址传薪火
实践队首站抵达瑶里古镇,在新四军纪念旧址与展示馆,聆听陈毅等革命先辈事迹,借助史料了解革命历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理想信念。随后,队员瞻仰新四军纪念碑,缅怀先烈,汲取前行力量。此外,他们还前往陈毅旧址,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初心使命。离开红色教育基地后,实践队走进竹岭柴窑,观摩柴窑构造,学习制瓷工序,亲手体验拉坯制瓷,体悟匠人精神,将敬畏传统工艺之情融入实践之旅。
安全守护:筑成长防线,护童心安康
在大岭社区,实践队成员开展“理论+实践”双轨安全课堂,致力筑牢乡村儿童安全屏障。室内教学中,队员以通俗语言讲解防溺水“六不准”原则,播放警示短片,提升儿童风险意识,并通过情景互动普及防诈骗知识。户外实践中,实践队成员带领孩子实地辨认危险水域,标注风险点,演示救生工具使用方法,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为乡村儿童健康成长护航。
非遗润心:体验非遗魅力,增进邻里情谊
实践队成员聚焦非遗传承,在社区组织儿童开展扎染体验活动。实践队成员耐心指导图样设计、面料浸染和成品晾晒全流程,让传统蓝白纹样在孩子手中焕发新生。同时,实践队成员还策划了体能竞技与棋类对弈等互动项目,传递运动与智慧乐趣。夜晚,实践队成员加入乡邻广场舞行列,在交流中普及安全常识、分享城乡见闻,进一步密切校社联系,凝聚情感共识。
温情敬老:聆听先辈故事,定格幸福瞬间
实践队成员携带慰问品走访当地老党员,与老党员促膝长谈,认真聆听他们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奋斗经历,从老一辈的峥嵘岁月中汲取精神养分。同时,实践队成员开展“定格幸福”全家福拍摄活动,细心为老人与家人调整姿势、捕捉表情,用镜头记录下温馨和睦的瞬间,在传递温情的同时,助推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实干赋能:净乡野环境,践知行合一
实践队成员深入林间开展环境整治,手持工具清理枯枝落叶与生活垃圾,以实际行动助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践队成员还走进农户家中,主动学习劈柴、采摘辣椒与红薯叶等农活,协助农户完成南瓜切片晾晒工作,在挥洒汗水的实践中掌握劳动技能,深刻领悟“因地制宜、巧思实干”的乡村生活哲学,切实践行“知行合一”,充分展现青年学子的实干价值。
文化融情:推普宣文聚民心,七夕联谊谱新篇
恰逢七夕佳节,实践队成员精心组织多样活动:开展社区清扫行动,用双手为乡村环境“梳妆打扮”;通过书画创作讲解七夕传统节日文化,结合趣味互动推广普通话,促进城乡文化融合;联合社区举办文艺汇演,与居民共同表演节目、共享温馨家宴,还现场教学华尔兹舞步,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
探史悟今:探访古县衙,传承廉洁文化
实践队成员最后一站来到景德镇古县衙。大家漫步于古县衙内,在飞檐斗拱的古建筑与珍贵的历史遗存中,探寻古代吏治中的清廉智慧,深刻感悟“廉为政本”的治理理念,进一步领略浮梁超越“一瓷二茶”之外的深厚廉洁文化底蕴。
此次景德镇浮梁县王港乡大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不仅是九江科技职业大学学子扎根基层、锤炼本领的生动实践,更是校社协同助力乡村振兴的温暖缩影。实践队成员在红色传承中坚定理想,在文化守护中厚植情怀,在服务群众中践行使命,真正将青春理想融入乡村发展大局。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蓝图,而是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接力奋斗的征程。未来,学校将持续引导青年学子以“知”为基、以“行”为要,把实践所得转化为服务乡村的扎实行动,让青春之花在基层沃土上绚烂绽放,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与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