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网络思政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互联网技术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大学生独特的沟通方式及高校网络舆情的高发…

(武汉纺织大学 黄心怡 湖北 武汉 )

摘要:网络思政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互联网技术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大学生独特的沟通方式及高校网络舆情的高发、高传、高关注的特殊情况,要求网络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目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网络平台建设不完善与监管不力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旨在转变被动的育人局面,积极探索相应的善治对策,有效落实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思政;创新;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面对“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00后青年大学生、面对网络“泛娱乐化”现象的不良影响,只有在网络空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确保“立德树人”得以全面落实。因此,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强化网上意识形态工作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强化“互联网+思政”创新,做好网络育人工作,让我们的网络思政工作“活起来”、“动起来”、“萌起来”,提升思政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思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亲和力。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网络思政教育相对于传统思想教育活动而言,主要利用的是网络工具平台,以校园网、论坛、即时通讯工具和BBS等形式,在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的环境下通过信息传递、思想语言的交流来实现教育目的。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是党建引领,思想铸魂,贯彻国家方针政策。针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坚持将理论融入实践,立足思想引领,遵循“内容为王”的建设规律,提升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与理论素养。通过关注社会变化以及青年注意力的聚焦点,对青年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解读,对高校舆情进行分析与解读,通过“网言网语”以贴近青年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宣传阐释,鼓励学生以正确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学生网络素养。

二是实践淬炼,身心共育,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以“用户思维”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以青年实际需求为核心,搜集师生关注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做好难点育人、热点育人、节点育人。对青年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予以纾解,内容涵盖理想信念、情感纠结、志愿服务、考研就业、人际沟通等青年学生经常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将“立德树人”任务落地、落细、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解决青年学生的现实困惑与问题之中,做到“一生一策”。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换位思考,引发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教育的针对性。

三是媒体创新,打造品牌,拓宽思政教育新途径。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建立包括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号、视频号等多样化的信息传播与互动平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发挥其在学生思想引领、资源信息共享、情绪表达中的实际作用。鼓励学生就社会热点事件、普遍生活困惑积极撰写网文、拍摄微视频进行探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打造受学生关注与信赖的网络思政品牌。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虽取得良好的成效,但仍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系统完善的网络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尚不完善。首先,我国各项法律、制度、政策等对于监督和保障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相对薄弱,导致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被无形的弱化和降格,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其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内部缺少科学的组织框架,这就导致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内部管理环境较为混乱,难以形成完善的组织架构。最后,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缺乏系统的运行方式,在领导和执行层面,或多或少存在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内部各自为政的现象,无法形成合力。因此,科学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2、内容创新力不足,吸引力有待提高

当下“90后”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活跃的新思想,思维方式多样化,高校都在利用新媒体打造网络思政平台,但是平台的整体设计、栏目设置缺乏科学性,没有贴合大学生当前的喜好和需求:一是平台内容缺乏经典,所展示的内容以教科书的理论为主,没有展示大学生思政教育最核心、最经典的内容,同时对于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没能进行一个及时的指引;二是平台内容缺乏创新,在思政网络平台展示的内容多为沿袭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进行机械性的教育,没有结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对内容进行提炼和创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显得枯燥无味;三是平台内容展示形式单一,没有结合利用网络立体化的展现形式,缺乏师生之间的线上交流互动,互动性和吸引力不足。

3、工作队伍专业能力不强,格局有待优化

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专业性强、内容严谨,对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素养有很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思政工作队伍主要由思政专任教师、副书记、辅导员队伍等组成,出现岗位及编制不足,疲于完成任务,导致在专业技能和理论素养上都有待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思政教育工作课堂教学的效果最佳,没有充分意识到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机制不完善,思政教育要紧密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对于思政教育工作队伍要定期进行网络思政教育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对策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学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与路径。

1、科学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管理机制,利在当代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课的建设,关键在于构建一套科学、完整的网络思政教育管理机制。高校应该进一步形成“全员育人”模式,突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作用,并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寻求创新对策。一是发挥高校党委和所属学生工作部在高校中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进步。其次,构建完善的机制保障。校党委及学生工作部是思政教育管理整体体系的重要主体,具有统筹协调各个二级学院及辅导员工作的职责作用,可以督促网络思政教育管理机制的完善。二是二级学院与辅导员协同合作。二级学院和辅导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与交流,严格遵循上级党委的方针政策。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只有学生干部引领示范,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要加强校内各个组织以及部门间的联系,做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与此同时,应该充分发挥辅导员在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机制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各方面看,高校辅导员都对大学生有着深远影响。最后,还应充分发挥班级,学生会以及社团与同学联系紧密的优点,积极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通过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应提出相应对策、完善不足之处、提高管理水平。为此,高校应充分汇聚党委及其所属学生工作处,各二级学院及其辅导员、学生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科学建构多位一体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管理机制。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对互联网的认知和运用能力;加强组织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网络思政教育中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大学生网络应用技能培养途径;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环境。构建校园和谐文化。

培养新的学习习惯,不断的去开阔视野。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平台,利用这一新的载体,加强对时政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高度。利用网络平台来建立一个大学生讨论思想政治的论坛,组织开展网络活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对于思想政治的认识,不断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针对性及延展性。

图1-1 网络思政教育管理机制

2、创新网络思政教育的内涵,增强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校思政工作必须因事而化,因时制宜,因势利导。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最基本的课程,要始终坚持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为主体的核心内容。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政内容应紧密结合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诉求,充分挖掘和利用新媒体资源对网络思政动态进行创新性展现。

一是要抓内容深广度、遵循思政教育规律。网络思政内容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发扬传统中华文化精神、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与时俱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把大学生关心的热点及时展现于课堂。二是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在教学中融入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习动力;借助网络平台,拓展思政空间。积极构建“线上”课堂和线下实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有效融合。三是注重拓宽网络思政的教学阵地。网络思政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教学阵地。高校思政可以通过建设校园官网和开设官方公众号等方式将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延伸到课堂中去,加强对思政教师的培训力度,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模块的主阵地;构建“三全育人”的思政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关注热点舆论话题,避免被外界不良舆论影响。

3、促进网络思政队伍的建设和骨干力量的建设

思想引领是提高团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团队建设要注重提升教师的工作能力、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实战队伍,实现核心目标与提高实践能力相结合;团队建设应强调创新的特征,使团队中每一位教师能不断创新自己的工作模式,实现网络思政教育卓越育人的实效。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思政教师肩负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他们的职责与贡献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保卫“思想万里长城”。所以,创新发展网络思政教育时,高校应重视队伍的专业性与政治素养。当前我国正处于互联网发展初期,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崛起给传统大学生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高校思政教育者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更好地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一个重要课题。一是提高能力素质;二是加强专业引领;三是掌握知识技能,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高、道德文化素质好、掌握全媒体传播理念、拥有全媒体设备以及具有专门骨干队伍的新媒体时代网络思政育人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世界,走正确的信息道路。

黄心怡

参考文献:

[1] 邓霞,陈锦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路径创新—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0(06):27-30.

[2] 黄向军,许云燕,周亚傲.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思考[J].北京教育,2017(04):79-80.

[3]宿懿,王梦雅.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研究[J].今传媒,2019(05):39-41.

[4]王永波.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4):4-7.

[5]李宝研.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9(07):46-48.

[6]杨晓,赵媛媛,吴闻川.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探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05):45-46.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4445651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445651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